今天咱们来聊聊YouTube上一个挺让人头疼的现象,就是原创作者维权怎么就那么难。有时候感觉,想让正版的“李逵”打败盗版的“李鬼”,还真不是件容易事儿。
要是说小博主没人疼没人爱,平台觉得你没啥价值,服务跟不上,那好像还能勉强理解。可这事儿发生在一个有380万粉丝的大佬身上,就有点说不过去了。这个频道主本身还是个专业律师,他的频道商业价值极高,绝对是YouTube的VIP客户。他自己都说,过去7年里,帮YouTube赚了好几百万美元的广告费。算一下分成,他自己也赚了几百万美元。
像这样的大客户,肯定有专属的频道经理对接吧?可就是这样,当他面对铺天盖地的侵权时,维权的道儿走得那叫一个坎坷,心里别提多憋屈了。他专门做了一期视频,吐槽了这次不愉快的经历,也让我们有机会看看YouTube现在的维权系统到底是个什么情况。
说白了,YouTube有维权的流程和部门,但效率真的不敢恭维。整个过程搞得特别复杂,让真正需要保护的原创作者心力交瘁,反而让那些“版权流氓”钻了空子,把正经做内容的人搞得头都大了。
具体是怎么回事呢?这位律师博主的频道因为播放量巨大,影响力也广,自然就成了被搬运的重灾区。但盗版他的人,玩法可不一般。他们不单单是偷视频,更是直接冒充他的身份,开了好多假频道。头像直接用他的,频道简介和联系方式也写得模棱两可,让人一看就以为是他的官方分号。
这就不是简单的视频搬运了,这牵扯到了身份假冒、版权侵权、商标侵犯,简直是全方位的“碰瓷”。事实也特别清楚,因为这些假频道不是东拼西凑,今天搬老张的,明天搬小李的,他们就盯着这一个律师博主搬,摆明了就是要蹭他的流量。
当然,这些搬运工也懂点“技术”。他们不会傻到直接下载原视频再上传,那样系统很容易查出来。他们有一套专门的工具来躲避平台的查重。你可能会好奇,明明看着差不多的内容,为什么YouTube的版权系统发现不了呢?
这位律师博主遇到的就是这种情况。后台的版权匹配工具里,啥警报都没有。这听起来很奇怪吧?我们平时随便用一小段别人的音乐或视频,马上就会收到侵权警告。其实,那些专业的搬运工会用各种技术手段让自动匹配系统“失明”。他们可以稍微改变一下声音的音调,或者给画面加个滤镜,调整一下清晰度。你可能注意到现在有些视频,画面经过AI处理,好像变清晰了,其实反过来也可以,他们能用AI把清晰的画面变得稍微模糊一点,声音也做类似处理,这样机器就认不出来了。
结果就出现了很魔幻的场面:有些被搬运的视频,播放量竟然比原作者自己频道里的还高。更夸张的是,他自己发布的某些视频因为话题敏感被黄标甚至限制了,搬运他的人发的版本却火得一塌糊涂。
面对这种明目张胆的全方位侵权,按理说,只要本人申诉,平台派个人工客服看一眼,立马就能判断真伪。毕竟原作者的频道是官方认证过的,带个小对勾呢。本人都站出来说那些频道是假的了,直接封掉不就完了吗?
可YouTube的处理方式,估计很多经历过维权的朋友都感同身受。你一提交申诉,他们回邮件倒是挺快,内容大概就是:“我们收到啦,会处理的,请你补充这个那个材料。”然后,就没有然后了。大量的时间都耗在了这种来来回回的程序里。感觉客服就像个机器人,只要回了模板邮件,今天的工作就算完成了。
很多人的经验都说,第一线的客服只管“程序正确”,他们不负责深入调查。真要解决问题,得把案子上报到二级、三级部门,那里才有专门处理假冒身份、复杂侵权的专家。可问题是,这位律师博主就一直卡在第一关。客服翻来覆去就是要他提供证据,让他具体指出,对方哪个视频的哪一分哪一秒,跟你哪个视频的哪一分哪一秒是重复的。
别忘了,他可是个有专属经理的大V,自己还是个律师,侵权事实一目了然。可他还是得花好几个星期,像个小学生做作业一样,去搜集那些零零碎碎的证据。最后实在没办法,他花了大量时间,把那些搬运视频里的相似片段一个个找出来,列了个长长的清单交上去。YouTube这才说:“好,证据确凿。”然后很快就把对方的账号给关了。
整个过程他都表现得很有风度,直到事情解决了,才做了期视频稍微抱怨一下。可就在他做视频的时候,新的冒牌频道又冒出来了,还是原来的配方,原来的味道,估计就是之前那帮人换个马甲又来了。
所以你看,维权真的很难。很多做内容的朋友也遇到过,尤其是在国内平台首发,比如B站、抖音,然后被人抢先一步搬到YouTube上。这种跨平台搬运,你就算拿出原始工程文件,拿出在国内发布的时间证据,甚至自己出镜拍视频控诉,YouTube常常也不认。
那到底该怎么办呢?这里有两个小建议。一个是“请君入瓮”,如果你准备全平台发布,记得一定要先在YouTube上传,哪怕是设成私密或者不公开。这样一来,YouTube的系统里就有了你最早上传的记录。当搬运工从B站把你的视频搬过来时,他就掉进了你的“陷阱”,你再去申诉,一告一个准。不过这招只对付那种简单粗暴直接搬运的有效。
另一个方法就是加入MCN机构。MCN有更强大的版权保护工具,比如可以把你的视频加入到Content ID系统里,保护会更全面。当然,代价就是你要把一部分收入分给MCN。这位律师博主显然没有加入MCN,所以才需要自己亲力亲为,经历这一番折腾。
连这样一位帮平台赚了几百万美元的专业大V,在如此清晰的侵权事实面前,维权之路都如此艰难,可想而知普通创作者会有多无助。不过换个角度想,YouTube的系统虽然低效,但至少在“折磨人”这件事上,它对大V和小博主倒是“一视同仁”。
所以,如果你也遇到过类似让人沮丧的事情,别觉得是平台在针对你。了解了这个不完美的系统,我们就得学会在它的规则里找到生存和成长的方法。希望今天的分享,能给正在维权路上挣扎的朋友们一点点安慰吧,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。